昨日,山東大學(威海)藝考音樂舞蹈類復試結束。據悉,今年該校藝術學院計劃招生284人,其中音樂舞蹈類招生134名,基本與去年持平。
統計數據顯示,山東大學(威海)藝考音樂舞蹈類考點在全國設有4個,其中僅威海考點就有400多人前來報名考試,競爭十分激烈。與此同時,按照教育部日前出臺的《藝術學門類專業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2014年藝考錄取藝術類文化課控制分數線將提高,這無疑也增加了考生過關難度。很多考生認為,藝考不再是進入名校的捷徑了。
“專業”藝考生:準備惡補文化課
昨日,在山東大學(威海)藝考音樂舞蹈類復試現場,很多考生在考場外等待進場,還有部分考生在角落里默默練習著樂器。這些考生大都已知道今年文化課分數線將會提高,其中很多考生對此感到焦慮。
“現在也沒別的辦法,只能等專業考試結束后回去狠補文化課了。”來自威海四中的考生小李說,他自小學習小提琴,選擇藝考這條路就是為了上個更好的大學,目前所在學校有兩個特長班,每個班級30多人,都在準備藝考,而自己的文化課成績在班里只能排中等偏下,想要上一本非常吃力。
進考場前,為給主考官留下好印象,小李特意脫下棉衣,換上了一件單薄的小西服。“打算請個家教,爭取能在高考前把文化課成績提上去。”談及如何快速提高文化課成績,凍得瑟瑟發抖的小李顫聲說。
和小李一樣,對于文化課分數線提高一事,來自濰坊的考生姜珊也十分苦惱。“雖然以前文化課成績不算很差,但上一本還是有點懸。”她說。
“半路出家”考生:錄取更沒把握了
和小李不同,同樣來自威海四中的女生小于是高二時才開始接觸竹笛這種樂器的。“都練習得快要吐了。”回顧學習歷程,小于皺著眉頭說,她這半年基本天天都在吹竹笛,連續地練習讓她沒了任何興趣,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才不得已而為之。
“被錄取的可能性不大。”與從小學習特長的其他考生相比,小于明顯有些不自信,她認為自己的文化成績本來就差,只學了兩年的專業也拼不過別人。“考試中因為緊張也沒發揮好,最后幾個音節沒吹清楚,被老師直接喊停了。”小于沮喪地說。
來自北京的女孩李麗(化名)原本學習的是柳琴,但是因為招收這個專業的學校少,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她又在高三時改學了中阮。“本來文化課成績就差,再這么一改專業,更沒有把握了。”李麗說,雖然樂器的樂理都是相通的,但改變樂器需要費很大的功夫練習,這么短的時間想取得好成績可不容易。
校方:希望學生“兩手硬”
近期,教育部兩次發文要求,從2014年起提高藝術類招生文化課的控制分數線,其中,美術類本科專業文化課控制分數線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學生文化成績的70%,音樂專業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績的65%。
“這些政策的出臺,意味著藝術類考生要文化、專業兩手抓。”山東大學(威海)招生辦副主任王福安表示,從近幾年各高校的招生情況來看,文化課成績在錄取時占據的比重也不斷提高,綜合素質高的學生更能受到高校的青睞。
王福安認為,學校當然最希望招收到專業和文化課成績都優秀的學生,但是普通高中的學科設置中,對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視程度不高,這就導致藝術招生時文化和專業難以兼得。“文化課成績和專業水平哪個更重要?學校和專業課老師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說,從學校的角度來看,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希望招收一些“兩手都硬”的學生,但是專業的老師可能更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畢竟專業水準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賴以生存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