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聲樂最需要的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并且考生還需要意識到,考學固然是需要大量刻苦訓練的,但還是必須要以保護嗓子為前提。我們所提倡的嗓音訓練以及嗓音保護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千萬不要覺得不重要,而將兩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棄之不顧。并且除了老師所傳授的練習方法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考生密切關注的:
第一,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嗓子,千萬不能濫用。
一些學生認為只要能唱幾個高音或低音,就代表了自己聲樂的水平。還有一種誤區,認為音量的大小就代表其聲樂水平的高低。殊不知如此盲目的濫用嗓子并且不注重掌握正確的技巧對嗓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這種誤區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自己嗓子的提前退休,更有甚者,由于錯誤的練習方法,而完全破壞了其嗓音條件。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充分合理的利用嗓子。不要過度的使用嗓音。
第二,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演唱技巧。就這一點而言,不光僅僅是考生,許多許多的演唱者在這一方面也存在著發聲不自然、氣息不均勻等等問題。例如發聲不自然的原因就是由于違背了本身的自然條件,太過于偏重追求聲音效果從而使嗓子無法承受勉強唱出的高音和聲量,最終導致嗓子的負荷過重而引起的。正確的演唱技巧不但可以克服這些不足,還可以對改善音質、拓展音域、控制音響、完美音色、詮釋各種風格、駕馭各類作品等方面有極大幫助。
第三,要正確把握情感與技巧的結合,再高超的技術也是為了表達音樂。況且,正確的技巧和優美的音色對于嗓音的訓練和保護具有相當大的作用。因此歌唱要以音樂為主,技術為輔。
在每年的招生考試中,都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考生在演唱技巧上非常的嫻熟,能把花哨的旋律非常熟練的唱出來,但在音樂的表現上面卻顯得是那么蒼白無力。還有的考生在演唱時習慣性的愛“攀”高音,一到高音就明顯表現出聲嘶力竭,“逢高必沖,逢高必響”,這一點完全損傷甚至扭曲了音樂的內涵,并且對嗓子的傷害是極大的。歌唱是一種聽覺藝術,講究的是聲情并茂,聲樂作品的演繹要有再創造性,不同人的演唱會賦予歌曲不同的新的生命。因此,考生要想在這方面有所提高,就需要大量并且廣泛的多聽唱片、音樂會(最好是現場)等來提高聽覺感受力。當然并不是漫無目的、不講究質量的聽,要根據自身的條件來選擇性的聽:或者比較同一首歌曲的不同版本,并且可選擇一種與自身條件相近的版本來進行適當的模仿,但切忌完全照搬:同時也要注重培養自身的文化素質,應當盡量多的看一些與藝術歌曲、歌劇有關的書籍。并且通過對藝術歌曲的解析以及了解歌劇的劇情來激發想象力,再通過演唱來表達出自己對音樂的自身理解。通常動聽的歌聲源自于發聲的輕松優美、吐詞的清晰準確、音色的豐富柔和、力度控制適中、耐力的輕松持久。只有達到了這些條件才能使音樂能夠富含表現力和感染力,才能夠更加深入人心,同時也能夠提高自身的嗓音質量和條件。